實驗室設計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專業眾多,更需要同時精通實驗室使用知識和建筑知識作為技術基礎。無論是新建、擴建、或是改建項目,都不單純是選購合理的儀器設備與實驗家具,還要綜合考慮實驗室的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和平面設計,以及強弱電、給排水、供氣、通風、空調、空氣凈化、安全措施、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和基本條件。

規劃要點
實驗室設計規劃、通風柜、實驗臺、通風系統、配套設施是新建、擴建、或是改建項目,它不單純是選購合理的儀器設備,還要綜合考慮實驗室的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和平面設計,以及供電、供水、供氣、通風、空氣凈化、安全措施、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和基本條件。
服務模塊
- 實驗室平面規劃圖
- 實驗室家具布置圖
- 儀器設備擺放示意圖
- 實驗室裝飾裝修設計圖
- 實驗室給排水設計圖
- 實驗室暖通設計圖(排風、尾氣處理、潔凈空調)
- 實驗室集中供氣設計圖
- 實驗室污水系統設計圖
- 實驗室電氣設計圖
服務流程
項目啟動>>>溝通需求>>>勘察現場>>>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設計評審與復審>>>造價預算
基本內容
實驗室基礎建設一般常用項目有:
- 實驗臺柜包括中央實驗臺、實驗臺、邊臺、儀器臺、天平臺、藥品柜、毒品柜、玻璃器皿柜等。
- 空調通風設施及通風系統包括通風柜(毒氣柜)、排風罩(固定式)、活動式排風罩、排氣扇、噴淋塔等。
- 用水設施包括化驗盆、洗滌池、化驗水龍頭等。
- 安全設施包括消防噴水滅火系統,惰性氣體滅火系統,安全柜,緊急事故淋洗器、洗眼器等。
- 供氣設施包括供氣站、供氣板、用氣板及其管路系統等。
實驗室規劃設計主要內容:
- 建設單位:如某某研究所、某某學院或某某工廠。
- 建設項目:如某某實驗樓或某某研究樓。
- 建設性質:新建、擴建或改建。
- 建設地點及用地、工程項目的具體位置。
- 公害處理、對廢氣、廢水、廢物、噪聲、輻射、振動等的技術處理措施。
實驗室建筑設計的主要工作:
- 總體布局中的各棟建筑物的相互關系以及生活區采用什么方式解決;
- 各類實驗樓的工藝布局及工藝流程;
- 平面組合的幾種可能性,建設實驗樓的層數;
- 選擇合適的摸數(包括開間、進深、層高以及走道尺寸);
- 主要儀器設備的布置方式以及實驗臺、通風柜等的位置;
- 實驗室與研究室之間的布局形式,輔助實驗室與實驗室之間的布局;
- 工程管網的布置原則(如明管或暗管,垂直管網或水平管網);
- 靈活性的要求;
- 環境保護,公害處理方面的詳細技術措施。
標準規范
- 《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19489-2004
- 《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GB/T50346-2004
- 《微生物實驗室和生物醫學實驗室通用安全準則》WS233-2002
- 《潔凈廠房設計規范》GB / T50073-2001
- 《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GJ71-1990
-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
-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
-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42-2002
-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
-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
-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
未來趨勢
21世紀的實驗室是智能化的實驗室,安全、健康、節能、環保、人性化、智能化、靈活可變,一種新實驗室的模式正在出現一種滿足當前實驗需要且能適應未來發展的實驗室模式,正在推動21世紀實驗室的發展中,被稱之為“21世紀實驗室”模式,特色新穎,備受歡迎。
一、靈活可變特色
使靈活性最大化一直是設計或改造一個實驗建筑的重要關注點,靈活性有多種意義,包括便于擴建,迅速適應重新組合和其他變化,以及允許多種用途的能力。
靈活性最大化意味著實驗室裝備不僅應具有優良的使用功能,還應具備以后有重大改造或新建時,墻體、供給系統、工作臺的重組使用率高,減少人力物力浪費。
1、靈活的供給系統
靈活原供給品系統對大多數實驗室設計來說極為重要。實驗室必須能夠在墻和頂棚上進行方便的連接或斷開,以考慮設備快速、低成本的組接。供給系統需要滿足初始的要求,并且要適應預計的未來發展計劃。
2、靈活的室內環境
實驗室正在向模塊化發展,實驗室的工作臺可設計成活動的,服務柱可調節移動,并且能充分利用實驗室的空間,設計可以移動的隔斷墻,可進行靈活隔斷,固定在墻體或地板上的對接站包括電路、水路、氣路以及通信等輸入口,具有快速連接和斷開的特點,方便與實驗臺組合即插即用。
二、人性化特色
1、適合團隊研究的社會化建筑
人性化設計是盡量利用實驗建筑中的空間,提供給人們會面并且并流的機會。包括休息室、會議室、中庭空間、樓梯空間、共享的實驗室設備空間、公共服務空間等,盡量增加人們見面交流的機會。
追求空間視覺美學,整潔明朗的外觀和色彩,安全舒適的室內環境,體現時代特征的配置,滿足工作人員的健康和舒適的需要。
創造靈活的工作系統和工作臺,鼓勵研究團隊改變自己的空間以滿足需要,設計辦公室和書寫區作為人們以團隊方式工作的場所,設計以團隊為基礎的研究中心,創造相鄰的研究團隊成員合理使用所必需的公共空間。
2、開放的實驗室模式
開放的實驗室是創造一種幾乎允許玻璃隔斷于任何地方的實驗室模式。玻璃墻使人們不感覺到局促壓抑,可以相互看得見,卻又有他們自己獨立的空間。
三、智能化特色
智能化實驗室包括遠程電話及電視會議、講演設備、移動的視聽設備,數據、音頻、視頻和計算機的結合,智能化實驗室通過總線方式統一管理,將實驗室內的各種儀器設備連接到一起實現實驗室網絡化,并通過各種引出方式實現與移動網絡、電信網絡、電視網絡等連接,從而使工作人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任意控制內外的各種信息。不僅可以實現手機遙控、面板遙控、自動記憶等簡單功能,還可實現寬帶上網、遠程監控和數字電視遙控等功能。
智能化系統包括通信接入系統、電話交換系統、信息網絡系統、綜合布線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智能化系統設計,應根據實驗室的規模和功能需求長期等實際情況,選擇配置相關的系統。
四、綠色環保特色
安全、健康、環保、節能是綠色實驗室的要素,為了人類的健康,綠色實驗室已成為21世紀實驗室的主流。設置安全防護系統、以資源效率、健康環境和生產力為基礎的可持續節能建筑已成為現實,降低設備能耗,提高能量效率,減少有害物質或垃圾,改善室內和室外環境,保護人體健康,有效利用環保材料和資源,循環再利用并增加再生產品的使用已成為必然的趨勢。
本文系本站用戶原創文章,首發于實驗室建設網,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ingdomcomediscus.com/809.html